美團王興,智能汽車的隱秘巨頭
“1973年在汽車行業(yè)歷史上是個分水嶺,2023年左右可能也會是?!?/p>
2020年6月,美團王興在社交媒體上這樣寫到。當時他已給理想汽車個人投資了3億美元,一個月多后,理想汽車在納斯達克敲鐘,成功上市。
以王興為代表的美團系在上市后順勢成為第一大股東,而王興本人的財富因為這筆投資增加了34億美元。
(圖源:王興飯否截圖)
這是美團這家本地生活巨頭和智能汽車發(fā)生的第一個故事,也是流傳最廣的故事。
而在進入2022年,專注生活服務的美團,已經(jīng)悄悄地成為了智能汽車和硬科技領域的隱秘巨頭。
目前來看,作為投資機構的美團,主要由龍珠投資、美團戰(zhàn)投以及王興個人投資這三個部分組成。
數(shù)據(jù)顯示,從2014年起,美團開始對外投資,在這8年時間里,美團系一共出手了120多次,布局了近百家企業(yè),平均一年就要投資15次左右,雖然這個數(shù)字相比其他電商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來說,并不算多。
但是美團投資的特點十分鮮明,作為主導者的王興十分認同金融大鱷索羅斯的觀點,“重要的不是做出正確判斷的頻度,而是做出的正確判斷的量級?!?/strong>
美團王興
在這個觀點的影響下,美團投資中領投和獨家投資所占的比例非常高。來自IT桔子的數(shù)據(jù)表明,從投資輪次上看,美團入局時間偏早期,近60%的投資都在C輪及之前。
而從投資領域來看,早期的美團,投資業(yè)務主要集中于生活服務類項目,和主營業(yè)務密切相關,比如“餐飲老板內參”和美菜網(wǎng)等。
自動駕駛和智能汽車,在美團的所有投資項目中,占比僅為11%。但在2019 年之后,美團的投資風向開始轉變了。
美團和王興不斷押注科技領域,比如智能硬件(機器人等)、汽車交通(無人駕駛等)、先進制造等領域都成為美團的心頭好。
2022年,美團投資的所有項目都聚焦于汽車交通先進制造和智能硬件領域。頻繁投資的舉動,似乎在證明,美團正在成長為一個智能汽車領域的巨頭。
數(shù)據(jù)來源:IT桔子
比如今年2月底,美團參加了自動駕駛卡車獨角獸“贏徹科技”的B+輪融資,投出1.88億美元。
除了贏徹科技之外,在智能駕駛的核心零部件方面,美團也下了重注,去年6月,美團參加了激光雷達技術開發(fā)商“禾賽科技”金額3億人民幣的D輪融資,激光雷達就是智能汽車的核心硬件設備之一。
今年4月,美團龍珠關聯(lián)公司投資了靈明光子,這家公司為手機、激光雷達、機器人等提供自主研發(fā)的高性能dToF深度傳感器芯片。
此外,還有自動駕駛技術開發(fā)商毫末智行、輕舟智能。人工智能視覺處理芯片公司“愛芯科技”、DPU 芯片研發(fā)商“星云智聯(lián)”等
再加上文章開頭提到的理想汽車,目前的美團,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從底層芯片設計和零部件,到末端整車生產(chǎn)的智能汽車產(chǎn)業(yè)鏈布局。
而如果再把視角擴大到以智能車為代表的出行領域,美團還擁有花費27億美元收購的摩拜單車,和滴滴出行血腥廝殺的美團打車以及配送環(huán)節(jié)中的無人車配送等多項業(yè)務。
無論是共享單車、網(wǎng)約車,還是新能源造車,美團均有布局,儼然一個大出行領域的巨頭。
原因很簡單,作為本地生活服務巨頭,不能沒有車,進軍智能汽車領域,是美團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關于智能配送,美團無人車體系負責人曾講過美團的邏輯:
“王興覺得如果外賣市場再擴大幾倍,騎手數(shù)量是不是也只能線性增長?增長之后管理的效率如何提升?或者能不能不以人數(shù)的增加來推動市場份額的增長,而去尋找一些更有效率的方式?比如把無人配送和人的組合作為新的提升效率的手段,并把它變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p>
這段采訪來自極客公園創(chuàng)始人張鵬在2018年的一篇文章,清晰地點明了美團最大困難是對外賣運力的調配,同時也表明了美團對智能車技術的青睞。而到了2022年,騎手的運力和成本問題,依舊困擾著美團。
今年3月份,在年報后的電話會議上,王興表示,去年第四季度公司配送服務營收143億元,遠低于183億元的相關成本,意味著每單虧超過1元。此時,在美團平臺獲得收入的騎手已經(jīng)達到527萬人,而在2018年時,這個數(shù)字是270萬,近乎翻倍式增長。
而今年一季度,美團餐飲外賣交易筆數(shù)已經(jīng)達到33.62億,僅餐飲外賣日均就達到3700萬單。未來,美團還準備實現(xiàn)日均一億單的壯舉。
對于美團來說,最大的難題,就是運力,從本質上來看,是效率問題。
除了騎手數(shù)量的線性增長之外,龐大的騎手群體也給美團帶來不少難題,2020年火遍全網(wǎng)的《外賣騎手,困在系統(tǒng)里》一文以及后續(xù)的相關報道,就挖掘出了生活在算法和效率夾縫中的小哥真實生態(tài)。
就像亨利·福特曾經(jīng)說的那樣,“我雇的明明是兩只手,怎么卻來了一個人?”對于美團也是如此,騎手小哥并不只是兩條腿,而是一個完整的人,如何平衡成本、效率和小哥福利成了困擾美團運力的另一個難題。
如果我們把視角再擴大到近兩年來火熱的同城零售(也叫近場電商)的話,會發(fā)現(xiàn)運力效率以及成本,成了支持這個領域發(fā)展和制約其發(fā)展的雙重難題。
簡單來說一句話,現(xiàn)階段想要實現(xiàn)配送萬物,運力是最核心的問題。
而智能車技術和無人車技術,就成了美團破局的關鍵。
據(jù)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美團的自動配送車輛總計完成超過150萬份配送訂單,配送里程超過100萬公里。尤其在疫情期間,美團還出動無人車配送進行運力補充。
單從這個數(shù)據(jù)來看,想實現(xiàn)智能配送技術對人力的徹底代替,那肯定還遠得很,但如果我們把無人配送技術視作人力的補充,在兩相結合之下,絕對能實現(xiàn)配送效率的提升。
這才是美團投資押注智能配送技術的原因所在,用極客公園創(chuàng)始人張鵬的話來說,王興的方法論是“把追求效率作為組織的核心目標,把技術作為提升效率的主要武器!”
而對于大力押注智能出行技術的美團來說,我們不能再用一家“生活服務平臺”的標簽來簡單指代。
而在美團內部有一個說法,認為自己是一家“以科學和技術去追求真理的公司”。最近的一則新聞,就成了最好的例證。
(圖源:時氪分享)
近日,在國際Robotics(機器人)領域頂級會議ICRA 2022上,來自美團無人機團隊的研究人員斬獲機器人導航領域的年度最佳論文,其研究成果可顯著降低機器人移動時的功耗,并提升計算效率和準確率,從而提升無人機等機器人運行時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可以說,在加大投資的過程中,美團也在不斷提高自身技術實力,并且他們的目的十分明確,只有兩個字,效率。
除了美團之外,在互聯(lián)網(wǎng)領域已經(jīng)有不少巨頭大張旗鼓的入局智能出行領域。
比如國外的谷歌、蘋果、亞馬遜;國內的阿里、京東、百度、華為等等,紛紛以各種形式入局。
以百度無人駕駛為例,5月23日,北京再次向百度頒發(fā)了新一批無人化載人牌照。目前,百度在北京地區(qū)“方向盤后無人”自動駕駛車輛由此前的10輛增加至20輛。
(圖源:Apollo智能駕駛公眾號)
用前華為高管蘇菁的觀點來說,智能車的“基礎是計算機,車是計算機控制的外設”。由此可見,無論是無人駕駛,還是智能汽車,還是自動配送,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一臺帶著不同外設的大號計算機而已。
所以除了無人駕駛之外,諸如智能汽車、無人配送、乃至無人機配送等等,從核心技術來看,幾乎是一致的,而電商巨頭們所期待的就是無人配送技術帶來的效率變革。
就像拼多多黃崢說的那樣,“行業(yè)競爭的日益激烈甚至異化,讓我意識到,這種傳統(tǒng)的以規(guī)模和效率為主要導向的競爭,是有其不可避免的問題的?!?/p>
而選擇去摸一摸十年后的石頭的他,其實就是在押注技術變革。同樣選擇退休的張一鳴,也認為自己這些年的創(chuàng)業(yè)一直是在“吃老本”,需要去探究一下前沿的技術了。
由此可見,在這群互聯(lián)網(wǎng)大佬中,押注技術變革技術是殊途同歸的事情,但相比黃崢追求的生命科學技術,王興押注的智能出行技術,則更加務實一點。
(圖源:美團官網(wǎng))
并且,作為美團唯一掌門人的他,依舊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和不服輸?shù)木?,就像他在社交媒體上寫的那樣,“做一個五年甚至十年不那么被外界認可的事,很難很難,但當最后水落石時,你就一騎絕塵了?!?/p>
而押注智能出行和硬科技,就成了這位互聯(lián)網(wǎng)大佬新的征程,并且整個電商行業(yè)都在等待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