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化為錨 餓了么尋找生活服務主場
最近的美團,似乎不太順利。
前腳因為“二選一”事件被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立案調查,后腳又被 “副處長送外賣12小時賺41元”一事拖入輿論漩渦。就在美團忙著應對來自各界的視線、平息外界的質疑而無暇顧及對手時,餓了么趁著這個當口兒加速前進。
4月28日,餓了么一口氣連發(fā)十條微博,宣布與楊國福麻辣燙、張亮麻辣燙、陶陶居、益禾堂、外婆家等10家餐飲、生活服務品牌達成數字化合作。
據悉,這10家品牌共計近2萬家門店將陸續(xù)上線餓了么。餓了么將與這些品牌在數字化門店、數智中臺、會員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而這,只是餓了么數字化旅途中的一小段路程。
早在2019年,在第二屆阿里巴巴ONE商業(yè)大會上,口碑餓了么就宣布:2020年,口碑餓了么將發(fā)力推進阿里商業(yè)操作系統(tǒng)在本地生活行業(yè)的全面落地,為50萬門店安裝獨立的、商家自己的“數智中臺”。據介紹,這些門店將覆蓋國際餐飲巨頭、區(qū)域知名品牌和廣大中小商戶,以推動本地生活行業(yè)升級。
不僅如此,這年8月,餓了么口碑還成立了數字化商超開放平臺。一個月后,餓了么口碑正式對外宣布,將加快商超業(yè)務發(fā)展速度,未來3年賦能100家特色區(qū)域商超數字化升級,幫助二三四線城市的到家業(yè)務的崛起。
這一口號打出后,經過一年多的布局,餓了么數字化賦能見效顯著。截至2020年10月,餓了么口碑數字化商超開放平臺已實現全國676個城市、超過13萬家超市入駐。以華潤萬家為例,逾1400家門店全部入駐餓了么后,創(chuàng)造月環(huán)比交易額73%的高速增長記錄。
時間來到2020年,自從餓了么宣布從餐飲外賣平臺升級為生活服務平臺后,其數字化賦能平臺商家的決心和布局變得更加明晰。不得不提的是,在餓了么品牌升級后的第3天,餓了么就和老鄉(xiāng)雞、百勝集團、華萊士、Tims coffee等一眾知名餐飲企業(yè)聯(lián)合宣布成立阿里本地生活商家聯(lián)盟。
而在餓了么數字化賦能商家的過程中,除了提供技術支持這一必要手段外,還離不開對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餓了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已有2487名初級“外賣運營師”通過免費培訓獲得認證,成為餓了么向平臺商家輸送的新職業(yè)人才。餓了么也已與麗水、江門、南京等15個城市達成合作,于各地建立新職業(yè)人才庫,其中外賣運營師首批總計將達1萬人。
“一方面,借助數字化平臺,線下商戶閑置產能得以被更加充分地利用,在原先經營的空閑時段能創(chuàng)造新需求;另一方面,通過真實有效的線上口碑建設和服務保障,商家的服務和質量能被更多、更遠的消費者認可和接受,商戶持續(xù)獲客能力進一步提高” ,和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所長湯珂教授的看法相似,部分業(yè)內人士認為,餐飲零售數字化轉型已到深水區(qū),必須進行更深度的數字化轉型才能把市場蛋糕做大,為消費者和商家提供增量價值。
在外界看來,餓了么作為阿里生態(tài)的一員,具備公域流量在平臺內橫向打通的優(yōu)勢。從餐飲、商超到生活服務領域,在餓了么的數字化支持下,商家能夠優(yōu)化渠道能力,從新零售渠道到傳統(tǒng)零售渠道實現全面整合,進一步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
如今,數字化、智慧化是大勢所趨,然而數字化也應有其邊界和底線。餓了么和商家在攜手踏上這條路上的同時,也需要關照數字化以外的需求,避免讓“掃碼消費”成用戶的單選題。同時,也不能讓數字化成為攫取用戶個人信息隱私的“擋箭牌”。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