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泄露1300多次!連老人都不放過,這個驚人的黑幕終于被315扒光了...
作者 | 王小孟
來源 | 電商熱點(ID:EC-hot)
昨晚,是一個讓全國企業(yè)為之顫抖的不眠夜!
為什么呢?因為一年一度的3.15晚會來了,他們當中一些人的黑料很可能藏不住了!
要知道,如果被曝光,那社會負面輿論將會被無限放大,給企業(yè)聲譽造成不可磨滅的損害。因此,伴隨著每一次鏗鏘有力的點名背后,各大企業(yè)的公關團隊都在加班加點,隨時候命。
但是,該來的終究會來,是你的終究還是躲不掉。
一、3.15曝光行業(yè)黑幕,令人震驚!
從“誰在偷我的臉”到“伸向個人簡歷的黑手”,從“老人手機里的安全陷阱”再到搜索之“病”,3.15晚會前4個曝光的案例,都不約而同指向了同一個問題。
那就是層出不窮的個人隱私泄露亂象。
昨天3.15晚會的第一彈,目標便是直指部分違法收集用戶人臉信息的商家。
其中包括寶馬汽車 4S 店、Max Mara 專賣店、科勒衛(wèi)浴等商戶,而涉及到提供人臉識別攝像頭的供應商包括:萬店掌、悠絡客、雅量智能、瑞為……
那他們具體是什么做到的呢?
原理很簡單。就是將店內的監(jiān)控攝像頭,額外增加“人臉識別”的功能。
比如說,當你走進店里,這些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攝像頭,就會給你來個360度無死角的抓拍。記住你的人臉信息后,最后便儲存到商家的后臺。
你們說這合法嗎?當然不合法。有相關部門明確規(guī)定,商家在收集個人信息時必須獲得個人信息主體的授權同意。更何況,現(xiàn)在人臉信息已經(jīng)成為很多用戶的支付密碼、賬號密碼,一旦泄露,背后將會造成難以挽回的財產(chǎn)損失。
3.15晚會的第二彈,則是將矛頭對準了當下常見的招聘軟件。
經(jīng)過央視編輯調查發(fā)現(xiàn),只需要花費7元,便能在網(wǎng)上購買到一份智聯(lián)招聘求職者簡歷,求職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照片、聯(lián)系方式、工作經(jīng)歷、教育經(jīng)歷等個人信息一應俱全。
同時根據(jù)求職者的學歷、工作經(jīng)驗和薪資水平,簡歷還被分成三六九等,價格分別為40 元、60 元和 100 元。
那這些簡歷最終流向何處呢?很顯然,就是黑市,被不法分子用于信息交易。
所以,最終結果就像很多網(wǎng)友表示的那樣,投遞簡歷后收到陌生電話騷擾。
3.15的第三彈,抨擊的則是手機清理APP騙局。
據(jù)央視財經(jīng)報道,70多歲的李女士用智能手機看新聞,經(jīng)常會蹦出一些“安全提示”、“病毒”等信息,按照提示,李女士清理了手機,結果手機越用越慢。
后來編輯測試發(fā)現(xiàn),在9秒不到的時間,某款清理軟件就在后臺讀取應用程序列表將近800多次、讀取GPS信息將近50多次、讀取本機IMEI用戶識別碼將近1300多次!
也就是說,這些軟件表面是幫助清理手機垃圾,但實際上是在偷偷竊取用戶的個人隱私信息。
如果是年輕人,對垃圾廣告信息倒還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老年人,可就很難了。
此外,還是之前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是搜索軟件的競價廣告排名。UC瀏覽器、360搜索廣告代理花樣問醫(yī),專家神乎其神,連點評都能定制……
以上種種竊取隱私的套路,實在是令人不寒而栗。
二、無處不在的隱私泄露
事實上,從這次3.15晚會,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近乎過半涉及的都是個人隱私泄露。
而這也恰恰說明了,隨著科技發(fā)展,利用各種軟件、產(chǎn)品技術竊取個人隱私的問題,已經(jīng)越來越嚴重。
那你是否知道,那些不法分子究竟是怎樣使用你的隱私信息,來牟利的嗎?
簡單來講,就是下游黑客負責盜取信息,中游黑客負責賣工具,上游犯罪分子釣大魚。
我們先來講下游。
除了3.15曝光的攝像頭、招聘軟件和手機清理APP,還有一些渠道,可能是大家最為常見,但又是最容易忽略的。
比如說朋友圈的小程序。類似看面相、看手相,合成人臉這類功能,想必很多人都做過。但是殊不知,當你測完后,你的人臉以及個人信息已經(jīng)悄悄落入程序后臺數(shù)據(jù)庫了。
另外,現(xiàn)在下載APP,大部分都會有讀取本地存儲,本地相冊的請求,而當你不經(jīng)意點了同意授權,那就相當于把你的個人信息拱手讓給了別人。
中游就相對簡單。主要是一些技術好的黑客在中間販賣擁有獲取用戶信息功能的各種軟件和小程序。
而上游玩家才是站在信息犯罪黑色產(chǎn)業(yè)鏈的頂端。通常表現(xiàn)為電信詐騙,盜號盜卡。
比如說,新聞里常見的淘寶客服詐騙。先是找下游人員購買快遞物流信息,然后假借快遞丟失、包裹重發(fā)等理由,給你提出相關賠償方案。然后,在對方設好的陷阱下,你一步一步走了進去,最終造成無法挽回的財產(chǎn)損失。
此外,淘寶直播詐騙、保健品詐騙、培訓機構詐騙……都是利用了你的個人信息,精心安排的騙局,進而對你實施的精準詐騙。
可以說,現(xiàn)在無處不在的隱私泄露,已經(jīng)是成為了不法分子實施犯罪的橋梁。
三、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個人隱私
那我們又該如何防范自己的隱私意外泄露呢?
首先,針對個人信息販賣,無論是信用卡注冊還是APP,都盡量使用擬名。
比如車險叫何先生,信用卡叫李先生,旅游酒店APP叫吳先生。這樣做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當你的個人信息出現(xiàn)泄露,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是哪個APP販賣了你的信息,通過投訴來減少信息泄露對自己造成的騷擾。
其次,權限授權一定要充分謹慎。
像攝像機、麥克風權限都不是一次性權限,而是持續(xù)性權限。只要點了同意之后,無論軟件什么時間打開,都是悄無聲息,不會讓你知情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非必要性軟件,謹慎給到授權。
最后,只要涉及個人信息,一定要引起警惕。
不管是遇到以中獎、威脅為理由的陌生人,還是無法驗證身份的熟人,都要留一個心眼。能密碼支付的就不要人臉掃描,遇到相關的攝像頭,或者看到相關的牌子,直接打舉報電話。
機票、火車票、購物小票等也盡量要做模糊處理,最好是避免曬出這些個人敏感信息。
當然,這些只是針對我們個人的一些防范。要想徹底解決隱私犯罪問題,還需要相關立法部門、企業(yè)以及社會各界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不再生活在一個透明的世界。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