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和雷軍又杠上了
不服就干。
格力勝訴,小米:不關我事
一大早,“格力狀告小米”的消息被傳的沸沸揚揚。
格力電器文化傳媒中心官方微博賬號“格力文傳”發(fā)文稱,近日該公司收到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6月18日出具的法律文書。
該文書要求本案涉及侵權的米家小米電風扇不得再制造和銷售,侵權人向格力電器支付人民幣185萬元。
圖源:格力文傳微博
格力電器官方稱,針對小米官方旗艦店所售“米家小米電風扇 BPTS01DM”侵犯我司專利權案,2022年12月22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做出一審判決,判決其行為已經構成侵權,并賠償格力電器經濟損失和維權費用。
此次判決案號為(2021)粵73知民初1399號。
格力官方表示,“格力電器正告各侵權主體,立即停止生產、銷售侵權產品,否則我司將采取法律措施堅決維護公司合法權益?!?/p>
有意思的是,就在格力宣布勝訴的第二天,小米公司迅速發(fā)文辟謠。
小米公司發(fā)言人官方微博稱,“經查,我司并未收到任何環(huán)境電器相關訴訟?!?/strong>
同時,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也發(fā)文解釋,小米電風扇產線就歸屬于環(huán)境電器。
圖源:小米公司發(fā)言人微博
#小米回應被格力起訴#話題瞬間沖上微博熱榜。兩家公司針鋒相對的局面,引起熱議。
從案件本身來看,格力控訴的被告方確實并未直接指向小米公司。
天眼查顯示,案號為(2021)粵73知民初1399號的訴訟案件中,原告是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而被告是東莞京東利昇貿易有限公司、浙江星月電器有限公司,案由為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
根據案件公告,侵權產品的銷售方是東莞京東利昇貿易有限公司,即京東旗下公司,此前劉強東還做過該公司股東。
制造供應商浙江星月電器有限公司,侵害了格力電器ZL201820120482.8號實用新型專利權。經查,這種實用新型專利是一種外殼以及風扇。
圖源:天眼查
換言之,小米公司不是被告。格力控告的這樁案件中,小米本身沒有牽扯訴訟,更談不上敗訴。
小米方面的回應一出,就有網友質疑格力帶節(jié)奏,蹭小米流量。
很快,格力官方再度發(fā)文解釋,“小米官方旗艦店”銷售的產品“米家小米電風扇BPTS01DM”侵犯了我司相關專利,該侵權產品的委托方為“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制造商為“浙江星月電器有限公司”。制造商已更名為“造夢者(浙江)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已向我司支付185萬元。
圖源:格力文傳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造夢者獲得小米科技、順為資本、三行資本的億元戰(zhàn)略投資,成為小米集團的供應商和生態(tài)鏈企業(yè)。
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全資控股的天津金星創(chuàng)業(yè)投資有限公司,持有造夢者8.0439%的股權。
同時,根據格力的取證流程,“米家小米電風扇 BPTS01DM”此前確實是在京東平臺“小米官方旗艦店”進行銷售。
格力這是鐵了心要跟小米杠上了。
對此事,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有網友表示,“格力文字游戲算是玩明白了”“是某個零部件供應商侵權,小米沒有義務也沒有責任去核實所采購的零部件的知識產權風險”;
也有網友認為,“侵權電風扇在小米商城銷售,公司也是小米投資公司。雙方都在玩文字游戲”。
目前小米商城已停售該款產品,京東仍有部分第三方網店在售,淘寶有這一型號的原裝配件在售。
更有意思的是,被告方的浙江星月電器有限公司隨后也現(xiàn)身回應,“2021年10月,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針對我司發(fā)起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經過2年多的審理,雙方在二審期間達成和解,最高院于2024年6月出具本案調解書,確認和解協(xié)議內容,撤銷一審判決。”
也就是說,案件當事雙方已達成調解,一審判決撤銷。彎彎繞繞一大圈,結果當事人已經和解,那為啥現(xiàn)在吵得這么厲害?
圖源:浙江星月電器有限公司公眾號
董明珠急了?
其實整件事情就是格力控告小米的一個供應商公司侵權,最后雙方和解,這個供應商判賠格力185萬。
而輿論之所以瘋傳“格力狀告小米”,也不是沒有原因。
“格力文傳”在第一次通報時并未指明案件被告,僅點名“小米官方旗艦店所售……侵犯格力電器專利”,同時以“侵權人”這一概念模糊被告方。
在第二次回應時,格力方面也是指明被告方和小米之間存在股權關系,小米也是侵權產品的委托方。
不管怎么看,格力都有意地將公眾的關注點引向小米。而從小米的回應來看,小米并不認為自己侵權。
雙方的分歧成了輿論焦點,這一事件的傳播和發(fā)酵也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法律層面。
同時,這起2021年的陳年舊案,偏偏在這個時候被引爆,確實耐人尋味。
就在前些天舉辦的格力電器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董明珠現(xiàn)場打假“小米空調第一”的言論。
“小米在網上號稱自己成為第一,但全是靠別人廠家做的產品,你的技術是什么?”“誰是第一,消費者心里有桿秤?!?/strong>
在這次股東大會前夕,“格力文傳”發(fā)文稱,近期,公司關注到一篇標題為《中國空調市場“洗牌”,格力跌出前三,新的黑馬竟是“門外漢”?》的不實文章及轉錄視頻在短時間內被數以百計的自媒體賬號轉載,該文章/視頻通過捏造不實數據等手段,誤導公眾對格力產品和銷量的認知。
格力文傳稱,已向國家有關部門舉報,并將采取法律手段堅決捍衛(wèi)公司合法權益。
董明珠炮轟小米空調,很可能是因為這篇文章。董明珠還在股東會上說,最近網上編造的謠言較多,“我們不斷在打假”。
對于“小米空調第一”的言論,董明珠顯然很不樂意。
此番格力抓到小米米家電風扇供應商侵權的把柄后進行大肆宣揚,或許是想出口惡氣,同時也是向競爭對手發(fā)出警告。
但這種方式委實有些欠妥。案件信息公布不全面,對于未知全貌的公眾來說,極易引發(fā)不必要的誤解和爭議。
有人站格力,認為小米在推卸責任;也有人站小米,認為格力在胡攪蠻纏。流量飆升的同時反噬也在加劇。
流量這口飯,真的不容易吃
在整件事情的輿情公關上,很難說董明珠是否成功扳回了一局。
格力拿小米供應商開刀,來占據輿論高地,這招算不得高明,甚至還要承受輿論反撲帶來的影響。
為什么格力總和小米過不去?深究格力與小米之間的“交鋒”,最早可追溯至2013年的一場豪賭。
當時雷軍和董明珠定下了十億賭約。如果小米營業(yè)額能在5年內超過格力,董明珠就要輸一塊錢給他,但董明珠稱不可能,還將賭注提高至10億元,最終董明珠險勝。
2014年,小米入股美的,進軍空調行業(yè)。彼時董明珠就嘲諷,小米和美的是“小偷集團”。
或許對于當時的格力和董明珠來說,小米根本稱不上對手。但時至今日,成長越來越快的小米很難不讓人在意。
實際上,在空調領域,盡管格力仍占據領先地位,但小米的增速卻異常迅猛。
據國盛證券研報援引奧維數據顯示,2024 年1-5月空調線上品牌增速統(tǒng)計中,格力銷額增速為-23.85%,而小米+58.05%。
與此同時,雷軍進軍汽車行業(yè),一時間名聲大噪,流量和銷量齊飛。網紅企業(yè)家的潮流之下,雷軍更是走在前列。
而相比之下,董明珠的流量效應顯然沒那么好,個人IP打造更是飽受爭議。
僅以抖音平臺來看,雷軍個人賬號粉絲量已經超過2500萬,小米官方旗艦店粉絲量超過1000萬,小米空調精選直播間粉絲量187萬;
而在格力的相關賬號矩陣中,格力明珠精選粉絲量最多,也才達到290萬,格力電器粉絲量137萬。
在網紅流量場,兩人高下立現(xiàn)。
不過在董明珠自己看來,“不是我要刻意當‘網紅’,而是格力的產品深入人心。如果格力的產品不好,我能成為網紅么?正是擁有強大的技術支撐,格力才能贏得市場。”
商業(yè)世界的競爭本就激烈且復雜,格力與小米之間的糾葛需要被理性看待。無休止的爭論與站隊是沒有意義的,不如將關注點放回企業(yè)本身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上。
只有真正能夠持續(xù)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價值、推動行業(yè)進步的企業(yè),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與其爭吵不休,不如各自努力,讓市場的選擇成為最終的評判標準。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