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團買菜更名,看王興的零售野心
繼社區(qū)團購業(yè)務“美團優(yōu)選”品牌升級為“明日達超市”后,生鮮電商業(yè)務“美團買菜”也要轉型做“超市”,甚至連名字都改了。
從11月下旬開始,美團買菜官微就已經帶著#美團買菜全新升級#的話題,進行了連續(xù)多日的預熱,宣布將在12月1日全新升級。
日前,有大量網友爆料,自己收到了美團買菜送來的明信片,上面用顯眼的字體寫著:“美團買菜”更名為“小象超市”。
網友收到美團買菜的明信片 圖源:微博
根據明信片上的信息,從12月1日起,用戶可以通過美團App、小象超市App、小象超市微信小程序這三個渠道繼續(xù)使用。
至于更名的原因,則是“商品越來越豐富”。據了解,目前美團買菜上架的商品還包括休閑零食、日用清潔、個護美妝、酒水飲料等,由于采用前置倉模式,用戶下單后最快30分鐘就能送達。
由此看來,將定位從“生鮮”轉向“超市”后,美團買菜還將進一步擴大SKU,提供用戶日常生活所需的任何商品——真正讓前置倉也能“萬物到家”。
而不知是不是巧合,美團買菜更名小象超市的時間節(jié)點,恰逢美團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之后。
財報顯示,美團該季度營收765億元,同比增長22.1%;經調整EBITDA同比增長28.9%至62億元;經調整溢利凈額同比增長62.4%至57億元。
其中,包括美團買菜在內的新業(yè)務,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5.3%至188億元,經營虧損同比收窄24.5%至51億元,經營虧損率也繼續(xù)改善至27.2%。
雖然看起來,美團的各項業(yè)務仍處于增長和減虧并行的狀態(tài),但低于預期的成績,讓市場對此并不買賬。財報發(fā)出后,美團股價在兩天內大跌超過15%。
美團港股股價暴跌 圖源:東方財富網
對此,美團創(chuàng)始人、CEO王興的態(tài)度則比較樂觀,他表示管理層對公司的長期增長潛力有十足信心:“目前美團在二級市場的股價只反映了外賣單一業(yè)務的估值,并不符合公司的內在價值”。
顯然對于王興而言,到店酒旅和新業(yè)務等都是美團的重要支撐。
財報中也提到,本季度美團買菜交易金額錄得強勁增長,并已成為許多消費者的首選,用戶規(guī)模、購買頻次及客單價均穩(wěn)步增長。與此同時,美團新業(yè)務的增長也主要來自商品零售業(yè)務的同比增長。
在這一前提下,以“美團買菜”“美團優(yōu)選”為代表的商品零售業(yè)務,自然成為了美團重點關注的新業(yè)務——要么提高ROI,要么及時止損。
從美團買菜的品牌升級動作來看,其選擇了前者。
在美團尋求新業(yè)務ROI提升的過程中,美團買菜向全品類進軍,試圖徹底向“超市”轉型。
這一變化并不難理解。相比生鮮,其它個護美妝、酒水飲料等品類的損耗率更低,客單價也可能更高,可以有效提升前置倉的坪效收益。
但令人意外的是,美團買菜沒有選擇更名“美團超市”,而是選擇了看起來更加陌生的“小象超市”,這背后又有著哪些考量?
一方面,或許是為了跟美團的社區(qū)團購、即時零售業(yè)務進行區(qū)分。
目前,美團優(yōu)選和美團閃購所覆蓋的品類,其實跟美團買菜沒有太大區(qū)別。從生鮮到零食飲料再到日用百貨,用戶都能通過這三個渠道買到。
因而美團優(yōu)選和美團買菜都能以“超市”自居。至于美團閃購,其本質上就像是“超市”的集合,只是美團作為平臺方提供即時配送服務。
另一方面,王興或許有著進一步擴充“自有品牌”的野心。
提起“小象”這個名字,很容易聯(lián)想到美團在2018年推出的“小象生鮮”業(yè)務。該業(yè)務定位新零售方向,對標盒馬。產品以生鮮為主,設有線下門店,能夠提供小時達服務。
小象生鮮曾經的實體門店
美團曾定下目標,要在2018年開出20家店,2019年開出50家店。但最終,小象生鮮只在2018年開了7家門店,并且在次年徹底關停,服務遷移到2019年1月才上線的美團買菜App。
小象生鮮的失敗,直接促使美團放棄了“倉店一體”模式,轉而探索前置倉。美團買菜在這一道路上持續(xù)耕耘了5年,曾經的“小象”則在幕后“悶聲干大事”。
去年年初,有不少用戶發(fā)現(xiàn)美團買菜上架了“象大廚”“象優(yōu)選”兩個品牌的產品,并且明確標注是美團買菜的自有品牌。
天眼查信息顯示,這兩個品牌的商標權都屬于“北京寶寶愛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同時也是“小象生鮮”和“美團優(yōu)選”的運營主體。
至此,一切都水落石出。小象生鮮其實從來都沒有消失,只是“改”成了美團買菜的名字繼續(xù)在線上運營。
這一點,其實從美團買菜的logo也能看出來,是“小象”和“菜籃子”的結合。而在升級為“小象超市”后,品牌形象也改成了一只“昂首挺胸的小象”——官方表示,這一變化意味著美團買菜不再局限于“菜籃子”,而是“解決生活所需的好伙伴”。
可以看到,推崇“無限游戲”的王興,這一次又打破了“美團買菜”的邊界。如今的美團買菜還推出了新的自有品牌“象劃算”,涵蓋的品類以零食百貨為主,甚至銷售垃圾袋、面巾紙、牙線棒、紙杯等等。
美團推出自有品牌“象劃算” 圖源:美團App
今年8月,盒馬上線“移山價”活動,和山姆打起價格戰(zhàn)時,美團也推出了自己的“拔河價”,同樣聚焦榴蓮千層蛋糕、烤腸、瑞士卷等爆款品類。
而參與“拔河價”的商品均來自“象大廚”,這也讓不少吃瓜“商戰(zhàn)”的網友,關注到了美團的自有品牌。
不過,和“美團”二字相比,“小象”的品牌價值究竟有多少,這還得打上一個問號。想要通過“小象超市”的升級擴大自有品牌知名度,美團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前不久,美團買菜剛剛換帥,由原本負責快驢業(yè)務的王若沖接替張晶擔任負責人。
而在今年4月,美團優(yōu)選就曾調整過區(qū)域經營、物流、商品經營、商分這四個部門的負責人,且有兩位新管理者都來自快驢。
在美團眾多的新業(yè)務當中,快驢在2022年率先實現(xiàn)全國毛利轉正。美團先后將快驢管理層調往美團優(yōu)選和美團買菜,顯然也是希望能讓這些有成績的管理改善其它新業(yè)務的經營狀況,至少大幅減虧。
此前還有消息稱,美團買菜正在籌備杭州開城,預計12月初正式上線。一系列調整和擴張的過程中,“新鮮出爐”的“小象超市”已然承擔起越來越重的使命。
過去兩年里,我們看到很多提供即時配送服務的平臺,都在探索自有品牌的發(fā)展。
比如同樣做前置倉生鮮電商的叮咚買菜,過去兩年一直致力于通過“自有品牌+預制菜”的模式拉高利潤水平,推出了“叮咚好食光”“叮咚王牌菜”“叮咚大滿貫”“蔡長青”等多個自有品牌。
雖然規(guī)模大不如以往,但叮咚買菜依靠這一模式以及大量忠實用戶,仍在今年第三季度實現(xiàn)營收51.4億元,并且連續(xù)第四個季度盈利。
叮咚買菜持續(xù)盈利 圖源:叮咚買菜Q3財報
還有盒馬,雖然在推進折扣化變革以后縮減了一部分SKU,但其自有品牌商品仍達到上千款,且都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要么本身是爆款,要么具備成為爆款的潛力。
無論是“生鮮到家”還是“萬物到家”,都繞不開運輸、倉儲、配送等一系列成本。而零售行業(yè)想要在保證利潤水平的前提下取得更強的競爭力,往往需要向客戶提供足夠獨特或者性價比夠高的商品。
換而言之,“商品力”和“價格力”至少要具備一項。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團的自有品牌基本都是采取的貼牌或代工策略,即使進一步擴大SKU,也很難在行業(yè)中具備足夠的競爭力。
如今留給美團的,可能只剩兩條路:
一是學習曾經的“網紅品牌”,用流量助推,放大品牌聲量。比如“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休閑零食品牌,雖然大部分產品都是代工,但也憑借網紅效應收獲了大量市場。
對于美團而言,想走這一條路就勢必要盡全平臺之力,為小象超市和自有品牌提供更多曝光。
二是增加研發(fā)投入,縮減成本,盡可能提升自有品牌的質量、降低價格。從美團買菜后來推出的“象劃算”來看,美團確實有計劃從低價切入,通過貼牌商品開辟新的品類。
不過,如果美團可以與代工廠或供應商達成更深度的合作,甚至是自建工廠,在低價的同時保證質量,或許能夠讓這些目前還鮮為人知的自有品牌得到更多的機會。
總而言之,在“生鮮電商”概念逐漸落寞的今天,曾經的玩家們都迫切需要找到一條新的出路——無論是將“萬物到家”進行到底,還是傾全力發(fā)展自有品牌,都值得一試。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