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的新零售,盒馬鮮生,越來越看不懂
馬云的新零售夢
“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
在2016年10月的云棲大會上,馬云首次提出了“新零售”這一概念,他認為,未來沒有線上線下之分,以后傳統(tǒng)電商也會被新零售取代。
這次演講,馬云提出了“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資源、新技術”這“五新”。
當時,這“五新”很快就遭到了質疑。哇哈哈的宗慶后毫不留情地直言,馬云提出的“五新”中,除了新技術之外,其他都是扯談,這也直接否定了“新零售”一說。
新零售,從定義上來說,就是零售業(yè)務線上線下一體化,具體來說,現(xiàn)在的生鮮電商、社區(qū)團購、同城零售,都屬于這一范疇。
雖然不被看好,但阿里卻很堅定,并且早已開始在新零售領域布局。
2015年初,時任京東物流總監(jiān)的侯毅,看到了生鮮電商的機會,提出了類似于盒馬鮮生的方案,但被否決,侯毅因此離開了京東。
在此之前,侯毅已經擁有多年的零售經驗,京東全套物流倉配體系、京東到家等項目,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離開京東之后,侯毅在上海與阿里的張勇見了一面。當時的張勇,想要探索一種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零售模式。兩人交流了自己的想法,結果不謀而合,認為未來在生鮮領域一定會出現(xiàn)大型的獨角獸企業(yè)。
之后,兩人進行了多次見面與探討,2015年3月,侯毅創(chuàng)辦盒馬鮮生,并在2016年1月開出了第一家門店。
消費者在盒馬的APP上下單,門店3公里范圍內30分鐘送貨上門,這個配送范圍內的小區(qū),被稱為“盒區(qū)房”。當時的盒馬,吸引了很多消費者。
2016年3月,阿里以1.5億美元的參與了盒馬的A輪融資,盒馬鮮生也由此成為了阿里旗下的新寵兒。
同一年10月馬云拋出的新零售宣言,或許正是為自家的這一新零售業(yè)務做鋪墊,當時的盒馬還未被推上臺前,但能明顯看出,馬云對其寄予厚望,并信心十足。
年底,初生牛犢的盒馬鮮生上海金橋門店,拿下了2.5億的營業(yè)額。
2017年,盒馬的門店已經開了18家,這一年馬云出現(xiàn)在盒馬門店里,和張勇一起品嘗了剛出爐的海鮮,高調為盒馬站臺,足以體現(xiàn)當時的阿里有多看重這個新品牌。
阿里在推出盒馬鮮生的同時,也不忘聚攏更多的線下零售資源。
2014年,阿里入股銀泰百貨25%股份,2016年增持股份至32%;2015年,阿里以283億入股蘇寧,成為第二大股東;2017年,以224億港幣,成為高鑫零售第二大股東。此外,還有入股三江購物、百聯(lián)、聯(lián)華等巨頭。
為了這個新零售夢,阿里已經在這一領域投入不下千億。
但是,六年過去了,阿里卻仍沒有實現(xiàn)這個夢,盒馬的地位也悄然發(fā)生了改變。
六年,盒馬從“親兒子”到“失寵”
2018年,盒馬的門店數量來到了88家,和前一年的17家相比,可謂是高速擴張,這一年第三季度,因為大肆開店,盒馬的成本高達116億,擴大了一倍。
很顯然,在阿里的全力支持,馬云的高調站臺之下,盒馬開始狂奔。
瘋狂的擴張,讓盒馬的規(guī)模迅速提升。這兩年,盒馬持續(xù)領跑新零售領域,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盒馬1.5年以上的門店,單店日均銷售額都超過了80萬。
這兩年的燒錢擴張,讓阿里看到了新零售領域的潛力,但是,盒馬不僅沒有盈利,反而虧損了。
侯毅對此表示:“我們認為虧損是投資,對創(chuàng)新要有投入?!边@番話可以反映出,此時的阿里,依然對盒馬抱有非常高的期待,不僅放任侯毅進行嘗試和創(chuàng)新,還有耐心等待盒馬的崛起。
一年之后,阿里的態(tài)度開始發(fā)生轉變。
2019年的年中考核中,盒馬的績效考核僅拿到了3.25分,位列倒數第一。
這一年年底,因為盈利能力和GMV增速遲遲不達預期,盒馬鮮生從獨立板塊降級為事業(yè)群子業(yè)務板塊,侯毅的匯報人也從CEO張勇,變成了B2B事業(yè)群總裁戴珊。
此外,在那一年的阿里組織部大會上,侯毅面對500多人的核心管理團隊,領了爛草莓獎。這一獎項,代表的是業(yè)務最差。而且,這個獎正是當年與自己一拍即合的張勇,點名要發(fā)給侯毅的。
原因也很簡單,盒馬的進展并沒有達到阿里的預期。
張勇表示:“我堅持這個獎要給盒馬,這是一個態(tài)度?!彼麖娬{,這個獎不僅是阿里要給盒馬的一個態(tài)度,更是盒馬要給全公司、全體盒馬工作同事的一個態(tài)度。
業(yè)績的壓力堆在侯毅的肩頭。2019年,面對編輯的采訪,他總結了盒馬將“由舍命狂奔改為保命狂奔”,將盈利作為盒馬的第一要務。
為了證明盒馬的盈利能力,侯毅進行了很多探索。
從最早的盒馬鮮生店,到盒馬MINI、盒馬小站,再到盒馬X會員店、盒馬鄰里,侯毅瘋狂嘗試新的零售業(yè)態(tài),但這些嘗試卻并未獲得預期的效果。
盒馬并沒有在這些探索中找到盈利的反向,其中很多業(yè)務半途而廢,其增長困境也越發(fā)明顯。調整了這么久,卻還是沒有成績,盒馬在阿里的地位一降再降。
2021年6月,盒馬升級為獨立事業(yè)群,看起來,盒馬的地位似乎升了,但實際上,是阿里要全面推行責任經營制,也就是說,盒馬自此需要自負盈虧。
這意味著,阿里決定不再“寵”著盒馬,要盒馬自力更生。究竟是信任,還是放棄,輿論解讀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盒馬必須靠自己,為生存而戰(zhàn)了。
2021年12月,盒馬又由獨立事業(yè)群轉變?yōu)橐患要毩⒐?;今?月份,有消息傳出阿里正在考慮為盒馬尋求獨立融資,擬估值100億元。盒馬獨立運轉、自負盈虧的擔子更重,試錯空間已經很小。
這幾年,為了盈利,盒馬不斷嘗試各種新業(yè)態(tài),卻是屢戰(zhàn)屢敗,不斷傳出關店消息。對此,業(yè)內人士評價稱“盒馬沒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進入2022年,盒馬面臨更嚴峻的局勢。雖然在年前開店速度很快,但被侯毅視為新增長曲線的盒馬鄰里,不到一年便顯露出敗象。
去年年底,盒馬鄰里關閉廣州、深圳、蘇州三個城市的所有門店;而在今年4月,盒馬鄰里再次迎來大撤退。
盒馬鄰里撤退的同時,盒馬又在嘗試“盒馬奧萊”,想在下沉市場找到新的突破點。
然而,還未見盒馬奧萊的成果,一個多月之后,就傳來“盒馬換帥,侯毅卸任董事長”的消息。
從阿里的新零售1號工程,馬云親自站臺,到現(xiàn)在自負盈虧、盈利艱難、創(chuàng)始人卸任。六年過去,盒馬仍在,但儼然已經“失寵”。
創(chuàng)新?“四不像”?盒馬到底是什么?
無論是侯毅,還是馬云和張勇,都一度對新零售非常認同,也對盒馬鮮生充滿無限憧憬。但他們所追求的新零售,到底是什么模樣?沒有人見過,侯毅不斷嘗試的執(zhí)著正源于此。
對于消費者而言,盒馬鮮生可能就是一個買生鮮的超市,其創(chuàng)新之處,可能和叮咚買菜、每日優(yōu)鮮這些買菜APP沒什么區(qū)別。
但是,在生鮮電商中,盒馬鮮生的模式確實是獨一份的。
叮咚買菜和每日優(yōu)鮮,采用的是前置倉模式,就是將倉庫設置在離消費者近的地方,以達到較高配送效率,覆蓋“最后一公里”。
而盒馬鮮生采用的則是店倉一體的模式,和前置倉相比,盒馬有自己的門店,這個門店既是一個零售超市,又能起到前置倉的作用,保證消費者線上線下都能購物。
此前,盒馬鮮生的這種模式,被認為是一種創(chuàng)新,是新零售的樣本,還有人總結盒馬鮮生是“四不像”:不是超市,不是便利店,不是餐飲,也不是菜市場。
侯毅一直認為前置倉是個偽命題,叮咚買菜和每日優(yōu)鮮也確實虧損多年。但店倉一體的模式,在盈利上同樣艱難,目前盒馬只宣布過部分地區(qū)的盈利。
店倉一體,雖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配送履約上的成本,但開店的成本卻十分高昂。侯毅曾透露,盒馬鮮生的單店開店成本在幾千萬不等。
此外,實體門門店運營的成本也不低,比如在人力上,和社區(qū)團購的團長制度相比,盒馬鮮生雇傭的都是全職員工。
同時,盒馬遍布全國的冷鏈物流網絡,這些冷鏈倉、基地的運維,也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
可以明顯看出,盒馬走的是一條資產較“重”的路線,但過重的投入,讓阿里也難以維持耐心。
盒馬一些成熟的單店,可以實現(xiàn)較高的坪效,但卻只能在一二線城市的商圈里生存,在稍微底線的城市,便經營慘淡。
侯毅的解決方式是開小店,也就是盒馬MINI、盒馬小站,以及性價比更高的盒馬菜場等。但這些業(yè)態(tài),又遇上了本地化的難題,難以勝過本地商超。
多次探路,盒馬卻仍未跑通店倉一體化這一模式;不斷虧損,也讓阿里對其逐漸失去信心。
2016年,盒馬剛剛問世不久,一大批新零售企業(yè)出現(xiàn),紛紛效仿盒馬,但幾年后,這些企業(yè)都相繼退出這一領域。
背靠阿里的盒馬,其優(yōu)勢自不必多說,但走到現(xiàn)在,離自己所期望的新零售,似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新零售,在虧損中艱難成長
2019年,媒體提問“盒馬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侯毅的回答是“不斷地迭代”,同行做得好的,可以不斷學過來。
但做實體賣場,并不是做爆款產品,不可能低成本、快速地實現(xiàn)迭代,而需要長期、巨大的投入。
即使不為盈利,這些盒馬探索的路線這么多,卻沒有幾個成功的。
幾十年前,提起零售這一行,賺錢應該是常識,而互聯(lián)網思維卻改變了這一常識,變成了用虧損換市場,用燒錢來探路,新零售即是如此。
在這一領域里,無論是盒馬,還是前置倉、社區(qū)團購,抑或是同城物流,實現(xiàn)穩(wěn)定盈利的寥寥無幾。
盡管再多業(yè)內媒體看好、鼓吹盒馬的價值,也無法讓人忽略它難賺錢的現(xiàn)實。
“新零售”這個詞,雖然依然很熱,但早已落滿灰塵,令人難以看清。
自2016年馬云提出新零售這一概念以來,6年過去,賽道上各種模式、玩家走過,卻還是沒能走出一條路。
線上線下一體化,確實是一個有價值的構想,但它目前僅僅是在理論上美好。
線上和線下的消費場景本就不同,商業(yè)模式也有著很大的差異,要如何打通,不僅僅是兩大場景迭代升級的問題,而是需要創(chuàng)造出一種全新的模式。
盒馬走的,正是一條沒人走過的路。在多次失敗之后,盒馬仍在堅持,可能它已經逐漸看清方向,也可能依舊迷茫。它的未來,還難以確定。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